中秋敬老情 关怀暖人心——九龙镇志愿者与老人欢度佳节
中秋未至,温情已满。9月12日,九龙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手提扫把、肩扛物资,为敬老院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刚踏进大门,老人们早已穿戴整齐,满是欣喜地迎接志愿者,眼里早已没有了陌生,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到来。简单地与老人寒暄几句,志愿者撸起袖子分成三批,一批打扫院落卫生,清理花台杂物,一批走进了老人房间,仔细检查记录有无损坏的设施设备,娴熟地整理床铺和柜面杂物,还有一批带上了事先准备的面粉肉末来到厨房,包起了饺子,准备为老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来来来,到我身边坐”。繁忙之余,老人与志愿者拉起了家常。“今年是我住在这里的第五年啦,现在家里也只剩我一个人,要是没有这个地方,我真不知道我该去哪。”讲到这里,老人脸上多了一丝落寞,当志愿者问及老人的日常生活时,老人又露出了笑容。“最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我们每月都能领到900多元的特困补助,而且之前在家里哪能顿顿吃上两荤三素和水果。我每天都会看看电视、下下棋,这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大家都像亲人一样,平日里互相帮助,每逢过节镇领导和志愿者都会来看望我们,还有文艺队到这里演出,生活有滋有味,我已经把这里当家啦。”
“那是肯定的。”敬老院院长李春贵闻声也放下了手中的扫把,和志愿者闲聊起来。“镇上每年投入资金80余万元,为我们解决了运营费、老人生活费、护理费,每当这里缺什么,我们的诉求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老人每年都能穿新衣服、盖新被子,逢年过节你们还会送来茶叶、蛋糕、牛奶等生活物资,要是没有党和政府,这里的40位老人我们肯定是负担不了的。”
其实除了党和政府,老人的幸福感还源于敬老院的精细化管理。九龙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徐兴芬向志愿者介绍道,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收入都不高,但他们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为老人送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他们二十四小时值班值守,一旦老人有什么需求,总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他们会给失明的老人喂饭,会给手脚不便的老人洗澡,当老人生病住院时,也是二十四小时轮流陪护。与其说是管理,其实老人早就把工作人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在他们的照顾下,有的老人改掉了嗜酒的习惯,有的老人会自发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主动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一件件平凡小事,处处都体现着温度。
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做好“一老一小”工作,让特殊群体不再为生计发愁,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温暖每个角落,在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九龙镇党委、政府的初心,也是矢志不渝的追求。(来源:九龙镇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