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2021年上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禄劝2021年上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GDP):全县GDP完成73.87亿元,增长16.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2.7%)、全省(12%)、全市(8.2%)3.8、4.5、8.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3452万元,增长11%,两年平均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4906万元,增长150.5%,两年平均增长3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10331万元,增长5.4%,两年平均增长0.6%。三次产业结构比15.4:15.5:69.1。
2.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2.69亿元,下降35.2%,两年平均增速为-21.4%。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95亿元)进度的23.9%,增速排全市末位,分别低于全国(12.6%)、全省(14.4%)、全市(7.1%)47.8、49.6、42.3个百分点。县域内项目投资7.79亿元,下降29.9%。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3.1亿元,增长24.9%;跨境项目投资14.89亿元,下降38.1%。其中,乌东德水电站项目投资10.04亿元,电网建设项目投资4.58亿元,通讯基站建设项目投资0.27亿元。
3. 规模以上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3.5%,增速稳居全市第1位;高于市级下达(210%)目标163.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15.9%)、全省(14.2%)、全市(12.7%)357.6、359.3、36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9.9%。
从三大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1.4%,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0.9%;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57.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6.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00.9%。
4. 消费市场与规模以上服务业: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5.27亿元,增长10.1%,增速排全市第9位,分别低于全国(23%)、全省(17.4%)、全市(17.4%)12.9、7.3、7.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0.3%。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2亿元,增长33.2%,增速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2.1%。全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商品销售(营业)额增速分别为1.5%、17.1%、39.4%、77%。
1月-5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7户,合计营业收入1.37亿元,增长54.3%。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5个行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16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27.7%;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增长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增长148.1%。
5. 农业总产值: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01亿元,增长13.6%,增速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9.2%。其中:农业总产值83560万元,增长27.1%;林业产值19398万元,增长33.2%;渔业产值406万元,下降2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16万元,增长12.8%;牧业产值120702万元,增长4.9%,其中,生猪产值57039万元,增长5%。
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2.64亿元,增长4.0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9.11亿元,增长7.67%。
7. 城乡居民收入: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1元(排全市第12位),增长11.7%,增速排全市第3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24125元)3914元,全省(20564元)353元,全市(25304元)509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7元(排全市第13位),增长16.6%,增速排全市第3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9248元)3521元,全省(6132元)405元,全市(9196元)3469元。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8. 建筑业总产值: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86亿元,下降25.9%,比上年同期减少6496.4万元。全县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126818万元,下降24%。
二、 存在问题
1.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降。一是总投资连续下降。2021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低于上年同期,降幅波动较大;二是投资项目同比下降。上半年县域在库项目52个,其中,结转项目33个,本年新增入库纳统项目19个,同比减少11个,降幅达36.6%;三是重点行业投资降多增少。8个重点行业投资呈“两增六降”,除工业和信息化、文化项目投资,其余行业投资降幅均超过三分之一。
2.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但逐步回落。全县规上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是乌东德电站电力生产支撑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共同作用。下阶段,由于部分行业生产持续放缓,加之上年同期乌东德电站基数增大,对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形成较大制约,下半年增长疲软态势将显现。一是乌东德电站电力生产趋于平稳,而去年同期数也在增大,导致高速增长优势逐渐失效;二是制造业产品销售困难。水泥、电杆等产品由于重点工程的需求量下降,企业随时满库,水泥市场趋于饱和,销量和单价大幅下降,较大程度都制约企业生产。影响大的是昆明崇德水泥有限公司,在销量下滑、雨季不利因素影响下,上半年与目标计划有较大差距,水泥产量仅增长1%;其次是禄劝恒迪工贸有限公司,去年中标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货,今年未中标,电杆生产量下降31%。
3. 市场消费动力单一,增长缺乏新动力。从限额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一是餐饮、零售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体,随婚宴餐饮淡季到来,餐饮企业接待较少;零售行业中占比大的汽车、石油及制成品类,因本年禄大路公路维修完成,材料运输车辆减少,导致限上在库加油站销售额回落;二是新入库企业对我县消费品市场拉动不明显,反而形成了负向拉动。我县消费品市场散小弱,消费结构单一,难以与居民消费方式和需求多样化相适应,近年网购和电子商务对我县市场消费传统门店形成冲击,在本地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规模前,传统消费品市场受到的冲击还将持续。
4. 农村经济问题多样,农民收入有待提高。一是我县农业生产技术仍需提高,如早播、大播量问题、施肥不科学、病虫害防治,总的来说生产管理粗放的问题,需要改变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片面认识和误区;二是农资价格涨幅大,农户生产资金存在缺口,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与产业规模化发展。受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农药、种子、种苗、薄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市场均价分别增长3.8%和3.6%,农民实际增收却不多。而养殖农户资金需求量较大,自备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启动资金主要依靠亲朋好友的民间借贷,农民普遍反映从金融部门贷款困难,即使能贷款,数额也很小,而且手续繁琐,制约了规模化种养殖,也限制农户抗风险能力。
三、 发展建议
一是落实行业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协调配合,规范统计数据使用。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且有些企业没有统计人员,导致对统计数据理解不全或统计台账不符合规范,需行业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一同督促企业据实上报,做到“数出有源,有据可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禄劝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二是各部门协调配合,科学规划、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县政府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抓项目开工建设、抓项目入库纳统、抓项目投资进度。在科学规划项目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完善“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意识、压实项目责任、落实项目措施,形成全县上下抓经济工作的良好局面。各部门间相互配合做好三个及时:审核、备案、核准部门把好项目质量源头关,及时审核并安排责任单位跟进项目进度,县统计局及时进行现场核实资料采集,督查办及时督查项目进度。
三是加大工业企业精准帮扶力度。主管部门要深入企业了解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区别不同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精准帮扶。按照“一对一”工作思路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着力协调解决要素保障方面困难,尽可能确保工业经济运行良好。还要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培育升级工作。到目前为止,年内仍没有新建纳规入库企业,有必要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准四上”企业跟踪服务,做到“主动服务、分类指导,拉清单、建台账,精准培育企业入库”。重点关注团街镇的禄劝金凯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崇德街道的云铜(钛业)股分有限公司纳规入库工作进展,确保工业发展新动力。
四是加强做好商贸企业的跟踪监测服务。主管部门需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服务,掌握限上限下企业经济运行状况,抓好乡镇具有潜力的纳统入库工作。同时,加大扶持电商发展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我县电商企业扶持力度,助推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型企业的形成、运营和创新,加快产品流通和销售增长。
五是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科学合理有序组织和培训好农村劳动力,强化“三分耕地、七分管”的耕作意识,加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加强各项创业的管护工作,重点做好防洪排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防灾工作。职能部门应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质量和价格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为劣坑农害农行为,防止化肥、种子等农资违法涨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