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十三五”时期,优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认真落实城市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金沙江、普渡河禄劝段“十年禁渔”工作全面开展,实施普渡河沿线12个重点村庄和翠华小河、洗马河综合整治,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四级治理”责任,水环境生态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市委第八轮环保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强化云龙水库保护管理,实施“农改林”1.5万亩、水源区涵养林1.7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退耕还林1.59万亩,完成4条主要入库河流及支流河道整治,招桂、照块、芝兰清洁小流域治理和撒老坞小河生态湿地治理成效明显,建成防护隔离栏123公里、生态隔离带40公里,云龙水库水环境长期稳定向好。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关停矿山63座,转型升级非煤矿山17座,石漠化综合治理10.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万亩,实施营造林69.5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62%。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和提升改造公厕238座,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63万座,建成垃圾收集处理设施1846个。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396个,14个集镇污水处理项目启动建设。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空气优良率达100%。国家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实现全覆盖,创建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创建国家森林乡村7个、省级森林乡村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