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2020年1-7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禄劝2020年1-7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064.2万元,增长3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6%,较一季度增长16.6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增长2.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4个百分点,高于昆明市(-2%)3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7个行业的增加值呈“二增五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5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82.7%;医药制造业下降42.8%;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8.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4%。
(二)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降
1-7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4%,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排第16位。建安工程投资完成10.5亿元,下降12.6%,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86285平方米,增长72%。县域内固定资产在库项目66个,按投资项目构成来分,其中:县域内,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占比11.1%,同比增长164%;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占比12.2%,同比下降50.2%;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占比8.2%,同比下降14.4%。跨域劈分投资项目占比68.4%,同比增长1.6%。其中,乌东德水电站项目占比45%,同比下降21.7%,武倘寻高速公路项目占比9.1%,同比下降7.8%,电网建设项目、基站建设项目合计占比12.8%,本年净增长。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服务业降幅持续收窄
1-7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226.9万元,下降8.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19.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2位。其中:29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18.8万元,下降23.1%,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5位。
全县在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户,涉及4个GDP支撑性指标: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4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6.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8.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下降76.7%。
(四)财政收支不平衡,金融增长平稳
1-7月,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7549万元,下降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289万元,下降4.8%,降幅较1-6月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314万元,下降19.6%;非税收入完成10975万元,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4931万元,增长10.3%。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47249万元,增长8.94%;各项贷款余额1206278万元,增长11.19%。非金融企业存款85867万元,增长9.52%。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县域投资降幅大,跨境项目投资支撑不足。1-7月,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降5.4%,县域监测在库投资项目66个,同比增加2个。其中,结转项目41个,本年新增项目25个。县域内项目投资占比31.6%,下降17.7%;跨域劈分投资项目投资占比68.4%,增长1.6%。其中,乌东德水电站项目投资占比45%,下降21.7%,武倘寻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占比9.1%,下降7.8%。县域内项目投资降幅较大,跨境项目投资总体增长,但投资占比较大的项目仍呈下降,难以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因素单一,个体与总量发展结构不均匀。从总量情况看,我县今年增加值增长速度较高,排名全市前例,但上涨主要来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单家企业的增长,既昆明崇德水泥有限公司,该企业1-7月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8%,数据为净增长,产值贡献率达164.2%,拉动点数达63.6个百分点,该企业产值增量占全县累计产值增量的97%,是全县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个体情况看,全县17户规上企业,1-7月产值下降14户,占比达82.3%;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的企业11户,占比达64.7%,其中,2户采矿业产值下降均在50%以上;深度影响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1-7月3户企业营业收入均不达500万元。可见我县规上工业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因素过于单一,结构堪忧。
(三)商贸业、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行业分化。从限额(规模)以上企业对行业反映情况看,一是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有增有降。1-7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1%,比上月回落1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下降19.4%。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仅1户,目前停业装修;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8.2%;比上月回升7.1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全面收窄。全县在库1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7月营业收入下降8.7%,比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涉及的7个行业中,7个行业降幅比上月收窄,但仍5个行业营收呈现下降。
三、 工作建议
(一)深挖经济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企业进行全面筛查,跟踪服务,帮助发展势头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尽快升规入库;二是加大培育和扶持支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加强协调服务,激发企业活力,充分挖掘企业潜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冲疫情带来的冲击,助力全县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增长。
(二)持续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改善营商环境,突破工业困境。县域内项目投资比重低,持续无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支撑,降幅持续,跨境项目占比过大,增长缓慢。面对当前形势,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县政府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齐抓共管项目各环节、落实进度。发挥好各部门投资工作联动机制。发改、行业主管部门要紧盯未入库、在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做到项目成熟一个入库一个,在建项目尽快完工投产,积极为乌东德水电站及武倘寻高速公路项目投产清除障碍。同时,面对目前工业企业困境,各相关部门应转变作风,变管为服,主动深入企业,跟踪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遏制企业的停减产势头,促进企业扭亏脱困,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振消费信心。消费品市场回暖向好的大趋势正在巩固加强,要强化经济形势的宣传解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同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制定政策,营造安全消费环境,聚焦市场人气,依托户外营销、夜市排档降低消费者的顾虑,精准抢抓消费回补机遇,促进消费市场全面回暖。(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