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2020年1-2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禄劝2020年1-2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1-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使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因疫情影响,多项经济指标呈下降趋势,现将1-2月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
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完成总产值13044.7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增速位居全市14个县(市、区)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7个行业的增加值呈“二升五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72.8%;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8.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78.8%;医药制造业下降33.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3%。
(二)固定资产投资
1-2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亿元)进度6%,同比下降39.1%,增速排全市19个县(市)区第6位。建安工程投资完成8400万元,同比下降33%,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4792平方米,同比下降71.3%。县域内固定资产在库项目41个,按投资项目构成来分,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10个,下降85.5%;500—5000万项目25个,增长149.5%;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6个,下降59.8%。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24.8万元,下降16.4%,其中:29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9.4万元,下降26%。
(四)财政和金融
1-2月,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9178万元,下降19.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79万元,下降23.8%。其中:税收收入下降20.6%,非税收入下降35.3%;全县地方财政总支出82951万元,增长2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530万元,下降22.3%,基金预算支出31421万元,增长1397.7%。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0188万元,增长5.99%;各项贷款余额1159705万元,增长10.67%。非金融企业存款65285万元,下降20.47%。
二、 经济运行喜中存忧
从1-2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良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降。
(一)规模以上工业开局向好,但行业差距凸显,企业培育有待加强。一是主要行业有增有降,差距较大。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36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6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去年底升规入库的昆明崇德水泥有限公司1-2月该企业产值占全县比重达33.9%,且9月前无同期数,随企业生产增长,支撑作用明显;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43.1%,造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个百分点。该行业受气候、降水限制,对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的影响巨大;二是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1-2月实现销售产值12582.5万元,工业产销率为96.4%,在疫情压力下仅下降0.9%,产销衔接平稳向好。三是在库企业减少,减、停产面大制约工业经济发展。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7户,比上年减少3户,目前没有意向升规入库企业,受疫情影响,在库企业普遍减产、停产,停产企业4户,减产企业9户,停、减产面达76.4%。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县域内投资项目减少、项目规模有降级趋势。一是县域内项目总数同比减少,本年无新入库。1-2月县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减少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减少9个,500-5000万元项目增长3个,房地产投资项目增长1个。在库项目均为上年结转项目,不足以支撑年度投资增长目标;二是跨县域项目投资降幅明显。跨县域项目投资占比达84%,下降35.9%,州市跨境项目今年进入建设后期,投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三是无论民间投资还是政府主导的产业性质投资,投资规模都呈现大幅降级。1-2月,民间投资下降68.7%,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增长100%,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82.4%,房地产投资下降56.6%;产业性质投资下降36.6%,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增长113.7%,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100%。
(三)商贸、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从限额(规模)以上企业对行业反映情况看,一是企业停业率高。1-2月,29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正常营业8户,停业21户,停业率72.4%。10户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正常营业3户,均为医院,停业7户,停业率70%;二是营业收入受疫情影响普遍下降。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31.7%、26.7%、46.3%、14.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5.6%;三是复工后续进展不容乐观。从全市“四上”及部分抽样的服务业单位疫情影响调查来看,27.7%的单位认为疫情对生产经营有重大负面影响;50.5%的单位认为有较大负面影响;认为无影响和有正面影响的单位仅占22.8%。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疫情影响难以消除,部分消费、服务市场后续恐难以快速恢复繁荣,初步预计上半年商贸、服务业难以摆脱低迷的状况。
三、 工作建议
(一)立足县情,加快县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所在。一是全县在引进新产业、新项目时要结合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增量发展要素的合理分配,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培育;二是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科工信部门要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督促企业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全县工业优质、高效发展。
(二)紧抓重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贡献。一是加强项目储备,促进投资提速增效。我县重点行业投资项目支撑不足,要充分把握国家和云南投资政策导向,持续加强产业投资招商力度,储备一批符合生态涵养区建设的产业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全县投资提速增效。二是跟踪重点项目,及时申报入库纳统。相关部门须密切联动,及时跟踪全市“补短板”、“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的动工建设和进展情况,确保实质性动工的项目及时入库纳统,尽快形成投资增量贡献。
(三)对照目标,落实部署GDP支撑性指标的细化分解。按照市下达的各项GDP支撑性指标目标任务,各责任部门要充分了解GDP核算新的指标体系所涉及指标的细化分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支撑性指标完成目标任务。
(四)加强指导,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后续工作。受疫情影响,我县各行业单位停工停产面广,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行业单位的复工复产督促指导,积极宣传、严格落实省市出台的各项支持企业的政策措施,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共克疫情难关,促进我县经济平稳、有序向好发展。(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