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四个注重”抓实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禄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四个注重”,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素质、拓宽渠道、一线培养等举措,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政策落实,健全干部选用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年度计划,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规范程序、落实任务。在选配少数民族干部中做到“五个优先”: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具备任职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优先放到正职岗位上;少数民族工作相关部门优先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优先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交流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特点优先对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轮岗交流。目前,全县共有科级领导干部652人,少数民族干部达247人,占干部总数的37.88%。
注重能力提升,强化干部综合素质。把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全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对全县247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进行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积极推进机关与基层以及关键岗位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近两年,每年选派一名正科级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北京市朝阳区政府部门挂职锻炼;选派48名科级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村(社区)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实践锻炼能力。
注重提前储备,拓宽干部来源渠道。根据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干部推荐考察和年度考核等工作,适时调整补充后备干部队伍,把各方面表现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少数民族干部,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培养方向,选入后备干部库进行储备培养。坚持公务员考录政策向少数民族考生倾斜,面向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事业单位人员定向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拿出适当比例招录少数民族考生,不断优化年龄、专业等结构,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注重工作实绩,坚持干部一线培养。树立“以脱贫攻坚实绩为导向”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识别、选用干部。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信访维稳等工作,从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优势、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等方面出发,在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少数民族干部调整交流和选拔任用力度,把领导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提拔到“一把手”工作岗位上,切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目前,全县有正科级少数民族干部107人,16个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中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15人。(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