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引领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禄劝县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引领,把脱贫攻坚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农村劳动力精准输出、稳定就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领导、以上率下,创造工作良好环境。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良好环境是前提。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乡、部门干部和县级领导带队,以“班、排、连、营、团”为单位,有组织分批次向北京、新疆等地输出务工人员,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发动,教育群众树立“外出打工光荣,在家等闲受穷”观念,引导农村群众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致富、改善生活、促进生产。三是拓宽信息途径,主动对接企业、劳动力市场,收集整理用工需求,先后举办次大规模招聘会19场,并充分利用村村响、村村通、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等,定期发布用工需求信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
摸清底数、强化培训,坚实转移就业基础。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基础工作是关键。一是推动“地毯式”排查。开展以“摸底数,抓转移,增收入,促脱贫”为主题的“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按照组、村、乡从下到上的方式,逐人逐户、逐组逐村开展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摸底,为分层次、分区域,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奠定基础。二是开展“订单式”培训。整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社局、禄劝职业中学等单位现有培训资源,结合朝阳区等对口帮扶地的岗位工种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储备式”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实现“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的目标。
亮明身份、作好表率,树立党员先锋形象。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党员队伍是表率。一是创新举措亮身份。通过佩戴党员徽章、公开党员承诺、创建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五项举措亮明党员身份,使广大党员始终学在一线、挺在一线、做在一线。二是发挥作用当先锋。以“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行动为平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卡外帮扶对象为重点,全县广大党员带头和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推动劳动力积极有序输出,用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教育成效。三是引领带动做表率。鼓励有经验、有技术、有管理头脑的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业,成为本土创业的“领头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力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搭桥建制、打造平台,强化劳务输出保障。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强化保障是核心。一是架起流出和流入地之间的桥梁,在安宁市建立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党支部,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咨询、用工介绍、法律维权等服务。在新疆库尔勒等地,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带队与当地党组织沟通对接,强化流动党员服务和管理,解决外出务工群众“待不下、留不住”的问题。二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出务工人员群体中的带头致富、协调劳资关系、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具体职责,制定工作目标,对创业成绩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流动党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三是加强全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服务群众水平,激发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推进“三关爱”工程,保障留守老人生活、留守妇女就业、留守儿童就学,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