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
发布时间:2016-05-30 15:40
浏览次数:84
字号:[
大
中
小
]
当前禄劝县低热河谷地区作物进入生殖生长期,其中蚕豆进入花荚期,油菜进入开花―荚果期,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其他地区小春作物处于营养―生殖生长阶段,其中小麦处于拔节期,蚕豆处于花期,油菜处于开花现蕾期,大麦处于拔节期。目前小春作物的抗逆性差,抗病性弱,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转暖,各种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加强小春肥水管理和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蚕豆锈病、赤斑病、斑潜蝇,小麦锈病、白粉病,油菜霜霉病及小春蚜虫的防治工作,重大突发病虫害应及时上报县农业局和县植保植检站。
一、加强小春作物中耕管理,增强作物自身抗性
当前应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生长环境条件,指导农户适时灌溉,科学施肥,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做好作物防旱防冻工作;适时中耕除草,实行保健栽培,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为小春作物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二、加强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加强对小春作物病虫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到小春中后期病虫害对禄劝县小春生产的危害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小春中后期病虫防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工作的中心来抓。
(二)认真抓好宣传、培训和现场指导
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强化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的宣传,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通过张贴挂图、广播、黑板报和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快病虫防治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入户率,做到家喻户晓,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举办现场培训,认真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三)加强分类指导,抓好药剂防治。
1.蚕豆锈病、赤斑病的防治:花荚期是锈病、赤斑病侵染的有利时期,若遇低温冷害,病害迅速蔓延,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应抓经预防工作,减少菌源。防治蚕豆锈病,赤斑病应在做好测报工作的基础上指导防治,防治可选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者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斑潜蝇防治:各乡镇应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抓住防治的有利时机,防治药剂可选70%灭蝇胺2500―5000倍液,千克虫800―1200倍液,或杀虫单1000―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减低虫口密度,减轻斑潜蝇危害。
3.小麦锈病、白粉病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小麦生产有重大影响,应抓住病害防治关键时期,适时组织实施小麦“统防统治”和“一喷三防”工作,防治药剂可选15%粉锈宁1000―15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6000倍液,25%丙环唑(敌力脱)2000倍液进行防治。
4.蚜虫防治:蚜虫要早防早治,挑治与普治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尤其应该做好油菜和小麦的蚜虫防治工作,防治药剂可选50%抗蚜威(僻蚜雾)2000-3000倍液、3%啶虫眯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5.油菜霜霉病防治:药剂防治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三、小春病虫防治中应注意问题
各乡镇(街道)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做到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并注意用药的科学性(适时、适量)和安全性,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禁用农药,使用后的农药包装物不乱丢田边、沟边。(禄劝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