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禄劝“林业+”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0-22 09:18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禄劝拥有406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53.63%,森林蓄积量更位居昆明市第一。近年来,禄劝以“林业+”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科学绘蓝图,筑牢发展根基
依托广阔的林地资源,禄劝县科学规划发展蓝图。根据调查评估,全县适宜林下种植的林地面积达129.43万亩,适宜林下养殖的林地面积达161.83万亩,具备深度开发潜力的人工商品林70万亩。目前已编制完成《森林生态影响评估报告》,明确首批可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30万亩,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精准的空间保障。
(专家下沉克梯西洋参种植基地查看西洋参长势)
(汤郎封过村滇黄精种植基地)
产业多元化,拓宽增值路径
禄劝县积极探索“林业+”多元融合发展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体系:在“林业+种植”方面,以龙头企业为示范引领,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目前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0万亩,重点发展滇龙胆、滇黄精、乌天麻等特色品种,建成滇龙胆1.13万亩、滇黄精0.65万亩等规模化基地。同时积极推进林菌种植,发展白肉灵芝、鸡枞等珍稀菌类300亩,开展“包山拾菌”“保育促繁”等创新模式。在“林业+养殖”方面,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紧密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林下黑山羊存栏1020头,林下养鸡6万余羽,并推广林蜂养殖30余家。在“林业+旅游”方面,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景观优势,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科普、度假”于一体的森林体验基地,推动生态旅游产品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品牌强赋能,提升市场价值
禄劝县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禄劝生态品牌”体系。乌天麻、滇重楼、附子三种林下中药材产品荣获2021年昆明市绿色食品“10大名中药材”称号。成功注册“轿子山牌乌天麻”等4个商标,禄劝板栗申报地理商标认证,青花椒获得绿色认证和中国有机认证。尤为突出的是,禄劝经济林果成功获得“中国有机、欧盟有机”双认证,实现昆明市林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年出口交易额达3000余万元。
目前,全县已培育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2家,产业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林下中药材:竹节参)
(林下胡蜂及注册商标和获得有机认证的绿色食品)
机制活乡村,共享生态红利
禄劝县创新推行“政策整合资源、改革盘活制度、资源撬动资金、制度激发产业、产业带动农户、农户保护资源”的闭环发展模式,让林下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户。据统计,仅林下种植就带动务工人员2.8万余人,累计参与30余万人次,惠及800余户农户,支付农民工资超过8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村民们正在林下进行中草药种植作业)
(马鹿塘通龙村委会天麻种植项目)
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发展,从品牌建设到农民增收,禄劝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赢的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来源:县林草局 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