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资禄劝>产业园区

【走进企业看发展】云味禾沐:20㎡饼屋到千平厂房 一颗高山小饼的“破圈”之路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29 11:16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阵阵诱人的饼香,从禄劝产业园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飘出。打面机、开酥机飞速运转,旋转烤炉金饼流油,自动包装线高效作业——金黄酥脆的“马鹿塘火腿大饼”和“马鹿塘荞饼”正源源不断产出,销往云南,甚至新疆、上海、北京、广东等远方市场。这里是云南云味禾沐食品有限公司,一个从马鹿塘乡不足20平方米的小饼屋起步的乡土品牌,如今已蝶变为带动一方产业、飘香全国的“禄劝名片”。

8

品质筑基:小饼屋的“标准化”突围

负责人

                                                         公司负责人:余清旺

同期声:云南云味禾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清旺

我们从一个小店做起来,有10多个人跟着我学手艺,他们慢慢做到了老师傅,做到了现在这个规模。然后我们的原材料是从1斤2斤的荞面开始,扩张到现在之后有七八个农户扩大了(种植荞麦)规模,扩大了养殖(猪)的规模。供给我们的原材料,保证了我们的产品品质。公司负责人余清旺语气中带着自豪。虽然5台开酥机、2台旋转烤炉、现代化设备提升了效率,但在核心的馅料调制、饼皮起酥等环节,云味禾沐坚持手工精作。这份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成为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1

2

正是这份匠心,在中秋节期间马鹿塘大饼和小月饼日产量高达1.2万至1.4万个,年产值突破20万元,成功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余清旺坦言:“我们的大饼是因为品质(好),我们用的都是小麦粉,火腿用的是马鹿塘的高山火腿,荞面用的也是马鹿塘的荞面,小麦粉是自己磨来的,品质很好,所以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4

5

带富一方:“家门口”的增收路

云味禾沐不仅做大了品牌,更带动了一方产业。公司与马鹿塘乡20多户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保价收购”的方式稳定采购荞麦、火腿、猪油等原料。目前,当地荞麦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500多亩,养猪农户从10多户增加到30多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荞、养猪,或在食品厂上班。

员工

                                                                       员工杨开秦 

就是受益者之一:“我是这个厂里面的一位员工,同时我也是一位宝妈。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抱着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的想法,然后就来这个公司应聘上班,之后觉得这个公司挺不错的。余老板他为人很好,比如说平时待我们比较亲和善良,慢慢地我跟着他就做起来了。就到现在为止,觉得带娃也方便,上班也方便,比较自由,就跟着老板一起做到现在。”这份“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成为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传承创新:两代人的“匠心”接力

女儿

                                                           余清旺的女儿余建玲

企业的未来,藏在两代人的接力中。余清旺的女儿余建玲,一名正在攻读会计专业的大二学生,已将助力家族企业纳入人生规划。“我的父母也是从我的奶奶那里学来的,然后又在这基础上重新改了一下,到现在口味可能就更好一些。现在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选修了会计专业,也是为了帮助我的父母。是希望我们的公司在经济方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希望我们的厂也能做出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口碑。向更专业的那些厂靠拢吧。”她的眼中闪烁着对企业未来的期待。

6

7

从“顺源饼屋”的小招牌到“云味禾沐”的品牌标识,从纯手工揉面到机械化赋能标准化生产,从乡邻口口相传到香飘全国市场——余清旺用一份对高山风味的坚守,让禄劝的味道“破圈”而出。云味禾沐不仅是一家食品企业,更是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振兴乡村的标杆力量。这份源自滇中高原的匠心故事,正酝酿着更加醇厚的新篇章。(来源:融媒体记者陶佳佳 角潘林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