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县以产业兴旺谱写民族融合发展新篇章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22 15:16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禄劝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26.2万亩,覆盖1.54万户农户,带动6828户脱贫户实现户均年增收5600元,2024年“禄劝板栗”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作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禄劝依托50万亩适宜林地,大力发展重楼、草乌、黄精等道地中药材,构建“科技育苗+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县已集聚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主体104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省级合作示范社7家。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新农人带动产业升级
实施“百村百名数字新农人”计划,为200个村(社区)培育村播团队,现已培训1680人,完成认定1008人。凤家古镇“村播小院”建成8间特色直播间,各族新农人运用AI剪辑、直播场景设计等技术,推动农产品走出大山。同时实施创业担保贷款、金融特派员和导师团指导等措施,为新农人提供系统性支持。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团街镇辣椒产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成集烘干、分拣、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日加工鲜椒达20吨,预计年产值可突破400万元。翠华镇蜜枣产业坚持原生态种植理念,年产量约20吨,为周边村民提供稳定的就近就业岗位,实现“致富”与“就业”双赢。万寿菊作为禄劝新兴“黄金产业”,全县共建成鲜花暂存点和万吨级烘干车间35个,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累计支付款项1亿元,带动超1万户农户实现增收。
东西协作拓宽市场、“云圈出品”成效显著
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深化与上海市普陀区产业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农产品集采中心,集中展示销售400多种农特产品,同时组织企业赴上海展销会参与“百县百品”申报评选,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圈”。截至今年8月,禄劝县销往上海地区的农产品消费金额累计已达到1亿元,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让禄劝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产业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通过产业带动,全县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3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万人,“千人赴疆”劳务输出1657人。累计认定“十个一千”技能人才10289人,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形成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全方位嵌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县民宗局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