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助农】丰收啦!红德荷兰豆结满枝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22 15:18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一个没注意,红德的荷兰豆就开始采摘啦!沿着蜿蜒的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翠绿。数不清的豆藤像绿色的瀑布般顺着竹竿向上攀爬,指甲盖大的叶片间,骄傲的豆荚垂挂着。青如碧玉初生脆嫩的豆荚已进入最佳采收期。
田埂间早已热闹起来,三十多位村民戴着草帽挎着竹篮,正娴熟地穿梭在藤蔓间。指尖翻飞的瞬间,豆荚便“啪”的一声从藤上脱落精准落入篮中。
“这豆荚得趁鼓而不满的时候摘,既压秤又鲜嫩”。50岁的李大姐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跟身旁的年轻人传授技巧。竹篮里的豆荚已经堆成了小山,她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滑落却掩不住眼里的笑意。
“在家门口干活就是好,除草、施肥、采摘,干一小时能挣10块,一天忙八九个小时差不多能挣近百块,中午还能回家给孙子做顿饭。”
红德村的300多亩荷兰豆,藏着村民们多元的增收账。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稳稳拿到500-600元不等的租金。
参与种植管理的农户,从春耕时的整地施肥到生长期的除草打药,再到采收期的摘豆装筐每个环节都能按工时算钱,一小时10块的工钱虽不算高却胜在稳定长久。
再过一个星期,这里将全面进入采摘高峰期。今年亩产预计能达到500公斤,按每公斤8元的市场价计算产值有120多万元。而村民们的务工收入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些挂满枝头的“绿珍珠”正是翠华镇立足高原气候优势的生动注脚。红德村海拔2300米,年均气温15℃,恰好契合荷兰豆耐旱喜凉的生长特性。
翠华镇通过“党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使这些小小的荷兰豆不仅让红德村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通过租地、务工等多元途径一天天鼓起来。翠华镇将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促进荷兰豆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既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产业动能。(来源:翠华镇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