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法相融破坚冰:一场迟到十八年的团圆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25 08:50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近日,在崇德街道党工委统筹下,街道人大工委、政法委员高度重视,组织司法所、妇联及岔河村共建理事会矛盾纠纷化解组深入岔河村委会大桥头,成功调解一起长达十八年的抚养费积欠与亲子探望矛盾。夫妻经法院调解离婚后,孩子随母生活。按双方在法院达成的民事调解书,孩子父亲每月需支付抚养费80元。然而多年来,父亲仅探望孩子一次且分文未付抚养费。如今父亲期望支付欠款并恢复亲子联系,却遭孩子反对,亲情大门几近紧闭。
多元联动显效能,专业力量织密解纷网。街道调解工作组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司法所依法析理阐明责任与后果,妇联聚焦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与情感需求沟通,村委会凭借乡土人情优势搭建信任桥梁。多角度专业支撑形成强大调解矩阵,为冰冻关系逐步“破冰”创造可能。
聚焦矛盾解症结,法理情交融促双赢。调解员精准锁定两大核心症结,抚养费清偿与探望权修复。采取“背对背”策略分头工作:一方面司法所引导父亲正视法定义务与情感亏欠,另一方面妇联、村委会疏导母亲为孩子长远计放下心结。最终父亲不仅一次性支付18年抚养费(1.8万元),更主动额外给予3600元补偿,体现诚意;孩子也在安全引导下,坦诚表达在每年寒暑假愿意见父亲。当父亲颤抖着递上抚养费与补偿,将大手搭在孩子肩上,所有参与者无不动容。
真情破冰促团圆,缺席的父爱终归位。调解最大亮点在于超越金钱清偿——沉默的孩子最终对父亲说出“愿意”,成为最动人的注脚。父亲补缴的不仅是抚养费,更是迟来十八年的责任;敞开的不仅是家门,更是重新相连的血脉亲情。这场零成本高效率的基层调解,在法理框架内最大程度缝合亲情裂痕,为孩子找回完整的情感世界,生动诠释村级共建理事会在基层治理中的温度与效能。(来源:崇德街道 李锡琴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