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镇:以“小切口”破解农村饮水管护“大难题”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15 15:35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近期,乌东德镇学习借鉴马关县“村级共建理事会”经验,以中村村委会为试点,聚焦农村饮水管网“无人管、管不好”问题,探索实施“分类分区收费”管护模式,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村民共治、长效管护”的农村公共服务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保障。
中村村委会下辖7个村民小组351户1154人,饮水主要依赖大河边水库输水管线,水量充足,但因农村供水管网缺乏管理维护,水管脱落、被石头砸坏等问题频发,部分农户因管网破损断水、缺水,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明明主管有水,家里却接不到水”的矛盾成为群众反映集中的“关键小事”。
借鉴马关县“村级共建理事会”经验,中村村委会以“村民共建小组”为载体,从“谁来管、怎么管、可持续”破题,推行“分类分区收费”管护模式,推动饮水管护从“政府兜底”向“村民共治”转变:
“理事会”议出公平规则:由中村村级共建理事会下属的“民生服务小组”牵头,组织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召开群众会,根据农户居住情况、用水频次差异,将管理费用分为三类——常年不在家的每户收取50元/年管理维护费;阶段性在家的收取80元/年;常年在家的收取140元/年。“标准由大家议、事情由大家定”,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确保规则公平合理。
“理事会”管出专业服务:收取的维护费用由“民生服务共建小组”负责具体管理,聘请本村有一定专业能力的管护员负责日常巡查、简单维修,更换脱落水管、修补破损接口,定期清理管网周边杂物,确保“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及时修”。“以前水管坏了要等,现在有专人管,当天就能修好!”窑子湾组村民卢大爷说。
“理事会”督出透明信任:成立由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乡贤能人组成的“管护监督小组”,定期公示费用收支及维修情况,让群众“交得明白、用得放心”。“钱怎么收、怎么花,都贴在村务公开栏上,大家都看得见!”母楚组吴大哥说。
以中村母楚小组为例,全村总户数52户,2025年收取管理费6000元,累计维修管网破损点12处,更换水管200余米。村党组织书记吴昌明介绍:“现在水管坏了有人修,维护费用交得明白,更关键的是,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主动监督管网保护、配合管护员工作,“自己的水管自己管”的意识显著增强。”
下一步,乌东德镇将以试点实践经验为基础,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通过“村民提议、理事会商议、村民表决”的民主程序,完善农村饮水、道路、公共设施等管护机制,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以“微改革”撬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样板。(来源:乌东德镇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