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安福 灵秀高宗科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5-14 09:51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或许您早已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渴望寻一处山野秘境,让疲惫的身心与自然相拥;或许您心中始终萦绕着对乡愁的追寻,想找一方未被过度雕琢的土地,感受时光缓缓流淌的温柔。安福村委会高宗科村小组——这里没有华美的包装,有的只是青石板路上斑驳的脚印,是炊烟袅袅里飘散的米香,是村民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笑容织就的质朴画卷。
走进高宗科:被自然亲吻的土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你是否时常想起记忆中炊烟袅袅的村落?渴望寻回那份被时光冲淡的乡愁?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村后的群山便披上了薄纱,高宗科大峡谷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沿着村里的小道一直走,鸡鸣犬吠、鸟叫虫鸣、村民劳作时的交谈声与林间画眉的啁啾声交织成天然乐章。走进高宗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传统民居的老房、蜿蜒幽深的村道、古朴厚重的石磨,每一处角落都镌刻着传统彝家的历史纹理。
抚摸斑驳的石墙,聆听古老的传说,感受彝家儿女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底蕴。在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岁月沉淀的宁静,让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停泊。
文脉绵长:多元共生的精神原乡
高宗科村是彝族、苗族、汉族和谐共居的村落,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照亮夜空,毕摩诵经祈福,青年男女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叠脚舞,古老的“羊皮鼓舞”铿锵有力,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命的礼赞。
村西,七八十岁的老人依然保持着用山竹编织背篓、簸箕的传统技艺,细密的经纬间流淌着农耕智慧的密码,而村中保留完整的彝族民居,以土木为骨、青瓦为冠,照壁上的彩绘图腾、门楣上的木雕瑞兽,无不彰显着“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更令人惊叹的是流传数百年的《迁徙古歌》,老人们用苍凉的调子吟唱先祖翻山越岭、择地而居的史诗,让每个音节都成为民族记忆的活化石。
烟火田园:沉浸式的乡居体验
在高宗科,没有刻意雕琢的繁华,只有最朴实的生活气息,最真挚的乡土情怀。在这里,可以挽起裤脚走进“云上梯田”,跟着老农学习犁田插秧,或在“山野厨房”跟着阿妈烤制苦荞粑粑,从石磨碾磨到土灶烘烤,让粮食的本真之味唤醒味觉记忆。这片土地给予人们的馈赠,同样丰盛在餐桌上。清甜美味的黑山羊肉,配上现烤的苦荞粑,便是彝家待客的最高礼仪;漫山散养自由采食的跑山鸡,经火塘吊锅炖得软烂入味,佐以野生花椒的麻香,成为山村独有的“峡谷珍味”;而深秋的“全菌宴”更是极致盛宴,鸡枞、松茸、牛肝菌或以火腿爆炒,或以土鸡慢炖,让山珍的鲜美在舌尖绽放。
彝家古法酿制的百花蜜,琥珀色的蜜浆中凝结着山花的芬芳,成为回味乡愁的甜蜜载体。
当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让灵魂深呼吸的地方。
中屏镇安福村委会高宗科村,正是这样一个能让时光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的所在。在这里,春种秋收的农耕节律依然鲜活,多民族共生的文化图谱依然绚烂,山水与人文共同谱写着永恒的田园诗篇。
让我们暂别喧嚣,踏着青石小路,去邂逅一片云、一溪月、一方浸润着乡愁的土地——诗画安福,灵秀高宗,期待与您共赴一场山水之约、文化之约、心灵之约!(来源:中屏镇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