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服务企业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情况报告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2 发布时间:2025-02-17 16:53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4年,县政务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和全省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紧盯打好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收官战”这一核心目标,聚焦“产业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满意度”,构建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等机制,升级“绿通办”平台,持续推进“三个听取”“政企同心谈”“营商会客厅”等活动,各项涉企服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全年共走访对接企业142次,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4期,为企业解决困难140个,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主题活动。邀请60名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走访3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收集反馈问题43个,涉及14家部门、6个乡镇(街道),涵盖审批办证、征地补偿等多方面。经回访,已办理完成26个,办结率60.47%。未办结的17个问题中,资金拨付问题5个,项目审批3个,水、交通、网络保障5个,土地报批2个,贷款融资2个。召开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工作会议,对涉及营商环境25项一级指标的15家牵头部门及21家配合部门进行现场测评,2024年测评总体“满意”率达87.15%,较2023年增长0.61%,显示出我县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一定积极成效。
(二)投资服务专员走访企业。21名投资服务专员共开展2轮挂包企业走访活动,走访66家规上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商贸企业,收集反馈问题59个,涉及17家部门,5个乡镇(街道),涵盖政府欠款、矿权办理、贷款融资等多类情况。办理完成49个,办结率83.05%,未办结的10个问题涉及政府欠款8个,项目审批1个,土地审批1个。
(三)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开展四期局长坐诊接诉活动, 7家部门局长共接诊16家企业,接诉23个问题(其中21个为“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投资服务专员走访企业”重复问题,新增2个),办理完成12个,办结率52.17%,未办结的11个问题涉及资金拨付5个,土地预缴款返还2个,矿权办理、设施农用地审批4个。通过“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的开展,一般问题由坐诊部门现场答复解决;涉及矿权办理、设施农用地审批的4个问题,将办理材料、流程、时限详细答复企业,取得企业支持理解;涉及资金拨付的7个问题,坐诊部门联合有关责任部门进行“会诊”,承诺纳入2025年财政预算,部分纳入政府化债,按承诺时限办理答复,目前未办结问题均有实质进展并取得企业认可满意。
(四)线上线下投诉件办理。2024年,云南省网上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受理投诉件55件,全部办结销号,办结率100%。“绿通办”小程序受理投诉件9件,已办结7件,办结率77.78%。线下投诉件2件,已办结。
(五)惠企服务专区建设。秉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惠企服务专区”,设置4个特色专窗。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统一受理相关事项;投资服务专窗负责帮办代办审批事项与解决企业诉求;金融驿站窗口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专窗为产业项目落地保驾护航。18个部门的59项惠企政策兑现事项清单、42个部门分管领导及联系人电话制码上墙公示并在专区电视大屏滚动展示。同时,依据权限在不同平台发布政策库,方便企业获取政策信息。
(六)发布兑现10件惠企实事。抓实惠企实事办理,对实事涉及的17家部门逐项明确目标任务、责任时限,定期督办会办。一是强化企业服务保障。编制惠企政策“一单两库”,实现政策推送转变。引进21位行业专家学者,组建13支助企人才服务队伍服务13个重点产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2000余人。建成线上线下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5个,实现160千伏安及以下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全覆盖。二是强化企业审批服务。实现入河排污口和环评文件“合一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联办”,环保事项审批时限缩减至54个工作日以内,提高审批效率。探索推广6项“一类事”一站式服务事项。三是强化企业资金支持。建成3个“金融驿站”,提供金融服务1179人次,成功办理贷款150笔33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400人,发放贷款1亿元,拨付创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218.29万元。减免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证金9668.79万元,减免比率94.85%,清退105.4万元。安排衔接资金2500万元,扶持中药材“一县一业”项目企业。四是强化助企促销服务。组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场活动7场次,赴外地开展产品推介活动4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促进销售。
二、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高位统筹,构建合力攻坚格局。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全县营商环境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县营商环境大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点突出问题,形成县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监督、政协参与、纪委问效、部门协力落实良好格局。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二)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企业导向。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切实解决部门重视程度不高、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强化服务意识教育,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理念,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强化“四个一”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的落实,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和困难并帮助协调解决。畅通通营商环境投诉渠道,精准开展"局长坐诊接诉",面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实现“有诉必接、接诉快办”。
(三)完善要素保障,提升满意度获得感。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涵盖市场准入、行政审批、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就业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兑现政策奖补,每年提出一批惠企实事清单,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拓展政务中心办公面积,实现政务事务全面集中办理,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生效,在要素保障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为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四)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纪委监委要将营商环境监督纳入日常监督工作重点,聚焦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将部门落实、专员服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约谈,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五)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全社会力量。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意识,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向企业和社会各界展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及时宣传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形成全社会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