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助农】昆明禄劝:送你一朵小红花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11-01 16:07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记者出镜:(我现在是汤郎乡汤郎村的洛神花种植基地,目前,汤郎乡种植的1200余亩洛神花陆续迎来采摘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这一朵朵小红花正悄然成为汤郎乡增收的“致富花”,让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火红。)
当大地披上斑斓的秋色,地处金沙江畔的汤郎乡迎来了一片独特的风景——一抹抹红宝石般的洛神花正悄然绽放,枝繁叶茂的枝干上成串地结着一个个红彤彤的果实,宛如点点繁星点缀在绿色的田野间,这些美丽的花朵不仅装点着幸福的田野,更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一抹亮丽的风景。
洛神花开,红红火火。
走进汤郎乡的洛神花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手持竹篮,穿梭在盛开的花丛中,采摘着每一朵成熟的洛神花。村头的晾晒场上,满地的洛神花干花铺成红毯,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仿佛这一朵朵小红花不仅仅是花,更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
洛神花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品,它更广为熟知的另一个名字——“玫瑰茄”。洛神花植株茎呈淡紫色,花萼像杯状,花瓣为紫红色,花蕊是黄色,开花的时候十分美丽,被誉为“植物红宝石”,更具有美容、瘦身、降血压、敛肺止咳等功效,在国内外保健品市场颇受消费者喜爱。
火了日子,富了乡民。
汤郎乡种植洛神花的历史由来已久,沿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村组,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洛神花喜热耐旱,种植成本低,无需精耕细作,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而稳定,兼具药用和果品食用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喜爱。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劳作一天后,回到家泡上一壶洛神花水,放上两块红糖,酸酸甜甜的味道消解了“秋老虎”带来的燥热,满院的火红,也映红着农家人红火生活的愿景。
汤郎乡汤郎村委会下龙门组村民杨学文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他高兴地说:“我家今年种植了40多亩洛神花,新鲜的能卖到3元一公斤,干的价格比较高,能卖到70元一公斤,预计我家今年收入十三、四万元,明年我还想继续扩大种植。”
家家树枝旺,户户红花开。
小小洛神花,让昔日的荒坡荒地变成了丰收的“良田”。“种植洛神花能够解决农村闲置土地荒山,五月种植,十月就能采收,周期短效益非常可观,我们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引导扶持农户种植,今年全村8个村组种了400多亩,亩产最高能达到500公斤,干果价格高,预计为村民带来90万元收入,现在洛神花已经成了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汤郎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杰芳介绍说。
小小洛神花,映红致富路。
2024年,汤郎乡聚焦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引导、扶持农户发展洛神花产业。带动动员汤郎、普模、典文、细柞4个村280余户群众种植1200余亩抗病强、产量高的新品种洛神花,安排农技专业人员对洛神花的种植、管护进行技术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现已进入采摘期,预计带动群众增收260余万元。
汤郎乡祥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荣说:(我是祥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种植开始就给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洛神花成熟以后合作社全部统一收购,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主动对接收购商拓宽销售渠道,在收购定价上为农户争取最大利益。)
目前洛神花已经进入了采摘期,联动为周边群众提供了采摘、去籽、运输的零工岗位,务工增收平均120-150元/天。正在采摘洛神花的王智梅大姐高兴地告诉我们:“我是汤郎村委会的,在这里给他们摘洛神花,一天能挣120块钱,大概能摘两个多月,能挣八九千块钱,心里面既踏实又安心。”
汤郎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彭熙越介绍说:“下一步,汤郎乡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引导群众广泛种植洛神花的良好格局,积极探索洛神花产品深加工领域,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洛神花产业发展的新图景,助力乡村振兴。”(来源:融媒体记者姜德彬 曲乐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