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助农】小蘑菇长势欢 撑起乡村“致富伞”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8-12 09:28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时下,在禄劝县云龙乡新山村糯沟细村小组人工菌种植基地里,一排排人工培育的灰虎掌菌正破土而出,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阵阵清香,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摘这些致富“宝贝”。
基地里,一排排大棚架子整齐排列,在连片的黑色大棚内,一朵朵灰虎掌菌鲜嫩肥厚、长势喜人,错落有致地洒满在地垄上。村党总支书记赵开忠高兴地跟记者介绍,今年,新山村第一次尝试种植灰虎掌菌和赤松茸,目前第一波灰虎掌菌长势喜人,再过30天,赤松茸也将进入采摘期。
云龙乡新山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赵开忠:
因为当时我们农村了嘛,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属于山区,也没有经济来源。最后呢,我们一直就去这个考察,考察以后呢,我们就找着一家公司与他来合作,以这个村党组织加这个农户还有加我们的合作社,那我们就是说,村委会呢就请示乡党委,那么就用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来试种5亩,来带动我们20多个村的村民,那如果我们成功了,下一步呢,我们想把20多个村都推广出去,给老百姓呢,就是说有一条乡村振兴致富的路子。
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钟世秀听说糯沟细这里弄了一个人工菌种植基地,一大早便拉上姐妹来寻找活计,正巧赶上第一波菌子采摘。听说这里一天有100元工钱,而且菌子每隔两三天就要采一次,这种既稳定又离家近的就业务工机会令钟世秀喜上眉梢。
耐母单村村民钟世秀:
我们就在这边附近的了,听说这里采菌我们就过来采菌了,一天开100块钱,打工又不用出去外省了,我们就在这里做,相当方便。
新山村糯沟细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其生长环境、土壤成分等都特别适合蘑菇种植。今年,村委会盘活村集体、农户闲置土地资源,与云南云供优品、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灰虎掌菌和赤松茸,谈到种植这种人工菌的优势,公司总经理李琳焘显得信心满满。
云南云供优品、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琳焘:
我们整个种植过程当中是没有施过任何肥料,也没有使用过任何药水;然后,我们就是纯纯地浇浇我们的山泉水,只要保持它的湿度和温度就可以了。
记者:另外,这个我想问,就是毕竟是人工种出来的这种菌子嘛,然后对比市面上的这个野生菌的话,它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李琳焘:因为它的那个口感上呢,就是跟野生菌会略有一点差异。毕竟我们也是从那个野生菌上面,然后我们驯化出来的。其实,我们从野生菌里面提取的母本,然后通过人工驯化干预,然后让他适应周边的环境,让它生长。所以说营养价值呢,就是跟那个野生的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我们是化验过的。
所以说我们菌类呢,是一个经济作物,它的那个对老百姓的变现速度和变现能力是比较快的。不需要像其他作物一样要等半年,或是要分大春和小春。因为菌子呢,它不跟那个粮争地,也不跟农争时,你想什么时候种?只要有闲置的地,(再加上)我们的海拔和气候就是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他就可以出(菌子)。
截至目前,新山村糯沟细村小组灰虎掌菌和赤松茸试种植面积5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吨到8吨,合作企业提供种植技术的同时再按每公斤9元回收,每亩产值最低在54000元,预计年产值可达36万元。一条“党支部+平台公司+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之路正在铺开,以灰虎掌菌为代表的特色林业产业集群正在云龙乡焕发着”新蘑力”。
据了解,灰虎掌菌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受气候、环境影响,野生灰虎掌菌产量极其有限,最好的资源就是人工驯化。市民朋友如果想尝鲜,可到糯沟细种植基地亲自体验采摘,采摘价格为每公斤25元。(来源:融媒体记者毕红东 陶佳佳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