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禄劝>禄劝特产

汤郎乡:振兴路上 有“李”真甜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6-17 14:23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青山连绵,碧水悠悠;金沙江畔,甜意正浓。走进汤郎乡的蜂糖李种植基地,漫山的李树枝繁叶茂,浓浓的果香扑面而来,圆润的蜂糖李挂满枝头,在徐徐清风中轻轻摇曳,丰润、灿黄的果实迎接着四方游客和工人的采摘,绿海中的欢声笑语预示着果农们今年殷实的收入……

图片

立足资源谋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李

汤郎乡位于禄劝县西北部的金沙江畔,是禄劝县高原特色热带水果产业的核心区域,生长于汤郎乡干热河谷气候区的蜂糖李,沐浴着丰富的日照,呼吸着低湿度的空气,享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丰采外盈,翠质朱变的果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普模村地处汤郎乡西北部,海拔较低,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海拔等气候条件,以及合适的山地排水地形、肥沃的土地等环境条件,结出的蜂糖李果大、汁多、品质好、甜似蜂蜜,一经挂果销售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图片

在普模蜂糖李种植专业合作社,远道而来的客商正在将收购来的蜂糖李按照品级和大小一一分类打包。“我家的蜂糖李在年前就已经被省外的收购商订单收购,无论大小,统一打包价,基本是供不应求,零散有客人来买我们都没有李子可以卖。”禄劝普模蜂糖李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普模村蜂糖李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范红军介绍道。

图片


图片

从2016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在深入布局谋划、调查考证下引进贵州镇宁县六马镇蜂糖李苗,动员党员大户种植,范红军成为了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果农,在自家田里率先种植30亩蜂糖李。挂果的第一年,就从蜂糖李种植获利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蜂糖李种植队伍,如今,汤郎乡蜂糖李种植规模已达到1160余亩。

图片

2019年,普模蜂糖李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昆明市出列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2021年6月成为昆明盒马鲜生蜂糖李特供方。2023年,汤郎乡普模村特色水果种植(蜂糖李、软籽石榴、芒果等)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禄劝龙薇新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蜂糖李(鲜果)成功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禄劝汤之果蜂糖李种植有限公司成功纳入禄劝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县项目。短短几年,小小蜂糖李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农户的“口袋”,成为了汤郎乡最亮眼的“名片”。

图片

党建引领谋发展

培养“头雁”来领头

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为推动汤郎乡产业发展,乡党委政府注重发掘政治思想强、集体意识强、致富经营强、主动作为强的党员群众,通过党性教育、技能培训、外出见学、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致富带头人;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确保每个村不少于3名致富带头人,并依靠“组织带、技术帮、项目扶、典型引”四项措施,引领村组产业发展。

图片


图片

在汤郎乡,如果要问哪家李子好,老唐家庭农场绝对占有一席之地。“我家农场刚创立的时候,只有我带着儿子在摸索种植,对蜂糖李的日常管护、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不是很专业。乡党委政府对我们这些种植大户很关心,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都提供了支持,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来了解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帮我出谋划策,推荐我们参加云南省乡村振兴“头雁计划”培训,提升种植技术,每年果子熟的时候,还给我们宣传推广找销路。今年我家的果子因为管护精细,品质上乘,价格很理想。”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老唐家庭农场负责人唐明昌介绍道。

图片


图片

“不要数量要质量”,为确保“高品质”,近年来,汤郎乡积极推动蜂糖李种植端标准化建设,开展高标准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培优提质建设;成立干热河谷特色水果种植人才工作站,全过程技术跟踪服务,引领主产区种植标准化水平提升;设种植技术服务窗口,为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服务支持……一系列举措,做足种植端“品控”文章,提升蜂糖李的产果品质,“汤果”品牌效应也不断彰显。

图片

农旅融合谋发展
产业兴旺带民富

汤郎乡禀赋优裕、区位优势独特、少数民族文化浓厚,辖区内有金沙江峡谷风光、牛鼻子洞瀑布、安溪拉大裂谷、土掌房传统村落等旅游资源。2023年10月金沙江旅游产业发展联盟成立,金沙江流域精品旅游区和旅游环线的打造进入实质发展阶段,汤郎乡作为金沙江入昆“第一乡”,打造开发势在必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一步,汤郎乡将依托蜂糖李品牌效应和特有的山水田园生态风貌,推动生态农旅,把沿江特色水果、安溪拉生态旅游资源、鲁车渡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串联成线、合作抱团,形成“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的模式,构建绿色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乡村民族休闲体验功能一体化特色旅游,把汤郎建设成为“春赏花、夏品果、秋观梁、冬享阳”的诗画汤郎。

图片

青山毓黛迎宾客,绿水含情果飘香。我们在金沙江畔,邀您品尝盛夏的甜蜜。(来源:汤郎乡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