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铺就强村富民路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11-14 10:02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记者 姜德彬 同期声:我现在是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这里距离县城193公里,是禄劝最远的乡镇。近年来,雪山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结合不同海拔、气候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认真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进的来,能壮大,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及群众增收。
雪山乡位于禄劝县城东北部,东北与东川区舍块乡接壤,南连乌蒙乡,西临普渡河与则黑乡隔河相望。全乡最高海拔4247米,最低海拔794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所在。面对小农户分散经营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的限制,雪山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的振兴之路。
基多村委会是雪山乡立体农业的典型区,这里适宜种植热带水果、蔬菜、高粱、马铃薯等农作物。2021年,基多村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乡党委、政府统筹协调,村党总支引领带动,依托禄劝船房热谷专业合作社、禄劝祺宁橘橙种植合作社引进企业发展热带水果种植,实施千亩热带水果种植项目,种植沃柑和脐橙1500亩。今年,种植下的沃柑已进入初果期,黄橙橙的果实挂满枝头。
周相俊是地地道道的雪山人,由于要照顾家庭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基地建成后,给周相俊和很多像他一样没办法外出务工的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同期声:技术管理人员 周相俊 我是雪山乡基多村委会的人,现在在沃柑种植基地从事技术管理的工作一年多了,每个月可以拿五六千的工资,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种植基地建立以来,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用工方面,村子里很多老人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都可以到基地上班,每个月至少可以拿到3至5千的工资,我们全村都很感谢基地,也非常支持基地的发展。
村民们支持基地的发展,乡党委、政府更希望基地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2022年,雪山乡整合资金40万元入股禄劝祺宁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热带水果及农产品种植生产。同时,合作社与雪山乡七个村委会签订10年资金使用合作协议,每年产生收益按协议由合作社转入雪山乡三资中心指定账户,作为七个村委会村集体经济。
同期声:基多村委会村支书 刘兴富 一个月前在果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已经签了一个订单,等到果子完全成熟以后,所有的果子都会以订单的形式一次性销售出去。今年估计产量在150吨,明年是第四年,可能还会增加100吨。到第八年正值旺果期的时候,可能会到800吨左右。明年(经济价值)可能会在70万左右。
在雪山乡石城村委会大美渔业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中华鲟、虹鳟等鱼种欢快的畅游在水中。该项目是雪山乡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利用雪山乡下石城水质优越、水量充沛的优势,在下石城发展特色冷水性鱼类产业化养殖。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预计每年可产出成品鱼450吨,土著鱼苗1000万尾,产值可达2350余万元,带动当地长期稳定务工就业20人,临时性用工1000人次,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签订农户土地流转协议57户,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持续深化利益联结。
大美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顾晓东告诉我们,雪山乡党委、政府在征地等手续办理过程中简化了相关办理流程,提前做好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对接,使项目提前投入了生产。
同期声:云南大美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顾晓东 整个项目的总面积是108亩,库存量保持在66吨左右,一期建设已经投入使用,估计年底还能增加20吨库存,收入达到70万元左右。二期正在建设当中,如果年底二期能够投入生产,我们可以增加40吨左右的存储,到明年年底就可以实现150万的收入,平均每个村委会每年可以分到近六万块钱。
书姑村委会境内适宜种植当归、党参、黄草乌、魔芋等中药材和农作,素有“党参之乡”的美誉。雪山乡实行行政服务与技术服务“双轨”负责,乡、村、组干部分片包组联户,实现包村、包组、包户、包技术、包效益“五包”服务,及时帮助农户解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形成中草药种植奖补方案,制定黄草乌、党参、当归3种中药材种苗本金“541”的承担比例,即政府承担50%、企业承担40%、农户承担10%;形成鼓励措施,明确中草药成品收购保护价格、户均产量达600公斤即可免除农户承担的10%的苗木本金,农户交售产品每公斤奖补0.5元和村委会按照企业收购药材量每公斤提取0.5元作为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措施。
同期声:同兴种植专业合作社 皮忠师 我们合作社自2022年成立以来,主要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今年,公司和党委、政府为农户提供了种苗,一共种植了200多亩当归和100多亩草乌。今年当归亩产价值不会低于一万块钱。今年有200多个农户参与了我们的合作社种植,与之前种植苞谷洋芋相比,收入翻了两三个番,总产值能达到300多万元,农户每户至少能得到8000块(元)。
正是有了这些产业支撑,雪山乡各村委村集体经济才得到了发展壮大,也为村民带来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在这当中,书姑村委会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党员们身先士卒,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群众的认可。
同期声 书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皮成方 党员干部走村进户,动员村民种植中草药,为打消村民疑虑。由于今年比较干旱,我们党支部召开会议后还从去年种植中药材的集体收益中开支了28000元,乡党委、政府投入资金4万元,在水源头架设了两根灌溉管道,贯通了各个种植基地和高品质农田,保障了今年中草药的长势,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这里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穷乡僻壤。今天的雪山乡瓜果飘香、药材遍地、鱼游满塘,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来源:融媒体记者姜德彬 角潘林 张函菁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