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云南·禄劝“金沙圣火·罗婺欢歌”激情火把节火红启幕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8-10 09:55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8月9日晚,云南·禄劝“金沙圣火·罗婺欢歌”激情火把节在县民族体育场火红开启。场馆内灯光璀璨,烟花漫天飞舞,多项精彩活动轮番上演。禄劝各族群众诚邀各地好友,点燃金沙圣火,纵情罗婺欢歌,一场古老神秘、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激情上演。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付应芝主持开幕式。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皮忠厚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今夜,我们相约秀屏山下,欢聚掌鸠河畔,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谱写了团结发展、繁荣和谐的新篇章。今天的禄劝,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彝山苗岭更加秀美,罗婺大地生机勃勃,民族文化长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禄劝县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文旅活县、环境美县、依法治县,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奋力开启禄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兴翠宣布晚会开幕。
当罗婺圣火、红色薪火、光明之火点燃,现场观众的激情也被点燃了,大家尽情感受着古老民族文化在禄劝大地上绽放的光芒!每年的火把节活动,首先要举行祈福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驱除邪魔、无山崩地裂等灾害;祈求人人平安、幸福吉祥。“罗婺神鼓”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习俗——百年“祭祖大典”中的祭祀舞蹈和重大喜庆活动中的礼仪舞蹈,是禄劝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也是彝族精神的象征。2005年,《罗婺神鼓》被列为昆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过山号吹起来,斗大酒碗端起来,阿哥阿妹跳起来。独唱《梦开始的地方》《七月火把节》《彝人故乡》《欢乐火把节》等歌舞,让观众感受到罗婺大地、彝山苗岭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的各族群众。
禄劝本土原创的男女声小合唱《金沙水暖》,舞台剧《红军长征过我家》,讲述了1935年、1936年,红军长征两度途经禄劝,在皎平渡口成功实现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顺利实现北上抗日的伟大战略转移!红军长征途经禄劝,军民鱼水情深,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歌舞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光辉的历史。舞蹈《利刃出击》,独唱《情深意长》,再现了在禄劝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征途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投入大量资金帮扶皎平渡镇卢家坪村委会,打通了悬崖上与世隔绝的二道坪村小组“最后一公里”进村公路,使禄劝实现了全县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大国重器乌东德电站,是我国第四,全世界第七大电站,它的8项技术领先世界,西电东送,璀璨辉煌!《少年中国强》,让我们再次感受运动健儿们“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的气势和风采!独唱《来跳舞》《点歌的人》《别知己》《雁过老家》《新的天地》等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今天的禄劝,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禄劝,山川更加壮丽,风景格外迷人。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同行!
之后,体育场内点燃了2023年火把节的第一堆火把,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夜空,点燃了人们的激情,整个现场沸腾起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高举着燃烧的火把举行了火把巡游活动,熊熊燃烧的火把,传递着快乐,释放着激情,照亮了现场的每一张笑脸,点亮了县城的夜空。
当晚,在县城民族文化广场、凤家古镇、世纪中心、秀屏社区等地方,举行火把节篝火晚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及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在竹笛的伴奏下纵情跳跃,用最热情的方式共庆彝族人民盛大的火把节。(来源:融媒体记者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