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0月禄劝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禄劝县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1-29 17:28 来源: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1年1-10月禄劝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一、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1-3季度,全县GDP完成117.59亿元,增长1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9.8%)、全省(8.9%)、全市(5.8%)6.2、7.1、10.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36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91亿元,增长180.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8.32亿元,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4:19.5:58.1。
(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43.73亿元,下降24.9%,增速排全市19个县(市、区)倒数第3位。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46.03%,差目标值51.27亿元,完成投资构成为:县域内项目完成21.73亿元(当月6.1亿元)。跨境劈分项目完成22亿元(当月2.57亿元)〔乌东德水电站项目14.36亿元(当月1.1亿元),电网建设项目6.98亿元(当月1.18亿元),通讯基站累计完成0.37亿元,其中:移动基站0.3亿元,电信基站166万元,铁塔基站505万元〕。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4%,比一季度(505.2%)回落33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373.5%)回落199.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419.3%)回落244.9个百分点,低于市级下达(210%)目标35.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1。从三大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6.2%,较1-9月升高1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较1-9月升高19.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09.3%,较1-9月回落525.7个百分点。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月,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亿元,同比增长5.1%,较1-9月回落1.4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10.9%)5.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2.0%)6.9个百分点,在全市1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3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15.6%,较1-9月回落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11.9%)3.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0.9%)4.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7位。
(五)城乡居民收入:1-3季度,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40元,增长11.5%,增速排全市第5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35946元)、全省(30816元)、全市(37348元)5506、376、6908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9.5%)、全省(11.4%)2、0.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2.4%)0.9个百分点。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77元,增长13.8%,增速排全市第2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13726元)、全省(9336元)、全市(14166元)5349、959、5789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1.6%)、全省(11.9%)、全市(12.4%)2.2、1.9、1.4个百分点。
(六)农业总产值:1-3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81亿元,增长13.1%,增速排全市第1位。其中:农业总产值21.14亿元,增长14.9%;林业产值3.95亿元,增长8%;渔业产值0.16亿元,下降1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9亿元,增长16.1%;牧业产值19.07亿元,增长12.5%。
(七)建筑业总产值:1-3季度,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6421.3万元,同比下降24.1%。
(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10月,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3.29亿元,增长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2.13亿元,增长8.65%。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GDP三次产业发展动能不足。一是第一产业增长逐渐见顶。前三季度,农业总产值增长13.1%,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农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了6.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了5个百分点,增长逐渐见顶。二是第二产业增长后劲不足。其中,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308.3%,得益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419.3%。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4%,增速虽位居全市第1位,但较前三季度大幅回落244.9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去年前三季度乌东德电站投产发电前同期基数仅0.61亿元,1-10月,乌东德电站上年同期基数上升至10.2亿元,1-11月、1-12月乌东德电站上年同期基数仍将上升,达到16.7、13.98亿元,对规上工业高速增长形成较大制约,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还将继续回落。且长远来看水电行业生产一旦稳定,下年生产基本保持恒温,我县规上工业基数较小,在库企业增加值增长率逐渐降低,明年增长点不足,难以撬动今年巨大的增长点。我县规上工业经济增长因素过于单一,行业主管部门务必居安思危,不能掉以轻心,需高度重视。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下降24.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4.4%,导致建筑业增加值下降28.3%。建筑业产值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目前在库19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体资质较低、规模较小,企业注册资金较低,(中标合同额不能超过企业注册资金5倍)导致难以中大标项目,加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也连续下降,预计全年建筑业发展难扭颓势。三是第三产业增长困难。第三产业行类众多,其中前三季度增加值占比较大的约8个行业,对GDP正向拉动的6个: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剩余3个:房地产业,教育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分别拉动GDP增速下降0.7、0.2和2.2个百分点。在全年GDP核算使用前三季度工资总额增速的情况下,能拉动GDP增长的行业仅剩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个。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支撑较弱。一是在库项目少、剩余投资量小。1-10月剩余计划总投资34.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7个18.2亿元,5000万元以上非房项目17个13.7亿元,500-5000万元项目53个2.4亿元。投资支撑严重不足、项目体量小、缺少优质大项目的情况将严重影响固投任务的完成。11月当月新增入库纳统项目9个,新增入库增量2.96亿元。二是劈分投资变动大,今年以来,随着武倘寻高速竣工、乌东德电站投产发电,劈分投资锐减,1-10月,跨境投资同比减少17.3亿元,同比下降43.6%。
(三)消费市场恢复较慢。一是达限企业较少,库容结构不均衡。从限额以上数据看,我县限额以上批发业2家、零售业16家,住宿业1家,餐饮业7家。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数量较少,体量较小,难以客观反映我县住宿业和餐饮业整体消费情况。在我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零售业销售额起支撑作用较大,其他行业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小,行业发展不太均衡。二是限额以上企业占比较小,数量有待深入挖掘和提高。从我县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在库的26家限额以上企业1-10月累计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占比较小、拉动力弱,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升。
三、 工作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全力冲刺重点指标。坚持目标导向,对照年度任务,聚焦核心指标,抓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等差距较大的重点指标,在县域内投资、建筑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上攻坚发力,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做好每一旬、每一月指标调度,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目标任务,全力确保经济稳增长。
(二)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形成有效投资。紧紧围绕项目抓投资、围绕项目抓发展,严格落实投资包保责任制、项目推进会办制、县级领导挂包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严格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抓项目开工建设、抓项目入库纳统、抓项目投资进度。县发改局牵头梳理入库纳统项目情况,及时召集涉及部门及单位商讨、审议项目入库纳统,并将计划申报项目情况报县委督查办、县政府督查办,两办做好项目跟踪督办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及项目牵头责任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监管、服务、指导工作,监督项目单位建立健全规范项目统计台账,切实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最终实现投资项目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
(三)全力抓工业强效益,培育壮大建筑产业。一是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企业跟踪监测,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为企业把好脉,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由于“能耗双控”,昆明崇德水泥有限公司被限电生产,下一步要认真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和产值负增长建筑业企业的恢复工作,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早分析、早研判、早预警。二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深入企业了解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区别不同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精准帮扶。按照“一对一”工作思路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着力协调解决要素保障方面困难,尽可能确保工业、建筑业经济运行良好。三是持续推进企业培育升规工作。下阶段需加强对能够纳规入库的企业跟踪服务,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做到主动服务,分类指导,拉出清单,建立台账,精准培育,争取规模大、效益好、资质高、发展有潜力的企业纳规入库,为工业、建筑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加强企业培育扶持,推进惠民惠企政策,多措并举促市场消费稳增长。一是商贸主管部门要认真梳理有潜力发展为限额以上的小微企业,同时注重限额以下商贸业抽样调查工作,找一批发展好、质量高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替换限下库中质量不高,代表性弱的样本,为全县社会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拉动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丰富、均衡库容结构。二是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好国家促消政策,充分利用年底消费旺季活跃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完善综合市场功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全力冲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年度目标。(县统计局 供稿)